對弱電系統施工工藝要求的詳細歸納
來源:www.tbjcj.cn         發布時間:2024-12-26
水電安裝規范對弱電系統施工工藝的要求相當嚴格,這些要求旨在確保弱電系統的穩定性、安全性和可維護性。以下是對弱電系統施工工藝要求的詳細歸納:
一、施工前的準備
現場勘察:與客戶協商,確定機柜的位置、終端設備的安裝位置以及線路的敷設路徑。同時,檢查現場是否具備施工必需的水電設施,以及施工現場的電力線是否能匹配工程的負荷要求。
制定計劃:繪制網絡拓撲圖、布局圖,并交客戶方確認。同時,制定工程進度計劃表,明確施工期間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務及先后順序,并確定詳細的計劃時間。
材料準備:確保所有使用的線纜、器材等規格、程式、數量、質量均符合設計要求,并具有出廠檢驗證明材料。
二、布線規范
電纜標志:在電纜的護套上約以1米的間隔標明生產廠廠名或代號、電纜型號規格、制造年份、電纜長度等信息。
線槽與附件:塑料線槽及其附件型號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并選用相應的定型產品。
纜線布放:
纜線布放時應有冗余,在機柜處雙絞線纜預留長度一般為3~6米,終端處為0.3~0.6米,光纜在設備端預留長度一般為5~10米。
纜線中間不得產生接頭現象,當無法避免時,應在分線箱或接線盒內接線,接頭宜采用壓接。
雙絞線較長線距為100米,超過100米的可用雙絞線中繼器連結加長,但每段線路中中繼器的數量不能多于三個。
彎曲半徑:
非屏蔽4對雙絞線纜的彎曲半徑在施工過程中應至少為電纜外徑的8倍。
屏蔽雙絞線纜的彎曲半徑應至少為電纜外徑的6~10倍。
主干雙絞線纜的彎曲半徑應至少為電纜外徑的10倍。
光纜的彎曲半徑在施工過程中應至少為光纜外徑的20倍。
信息插座連接:對絞線在信息插座(RJ45)相連時,必須按色標和線對順序進行卡接,插座類型、色標和編號應符合T568A、T568B的規定。
三、設備安裝與調試
機柜安放:機柜應安放在隱蔽、通風的位置,較好有專用間,進出有限制。同時,機柜應有合適的電源接入點,有足夠的電力保障,且維護方便。
網絡設備安裝:網絡設備(如路由器、交換機等)應安裝在固定的托架上,托架一般應距地面500毫米以上。插入網絡設備的電纜線要固定在托架或墻上,防止意外脫落。
終端設備安裝:按照設備手冊和安裝說明書進行設備開箱、清點、外觀檢查及記錄。然后逐臺設備分別進行加電、自檢、聯機檢查及系統軟件安裝等步驟。
四、施工注意事項
強弱電分離:強弱電線路不允許共套一管,其間隔距離應大于0.5米(有說法為15毫米以上)。同時,強弱電線管也不得接入同一個接線盒。
安全措施:施工現場應配備可靠的施工電源和接地裝置。同時,施工現場臨時電源應有完整的插頭、開關、插座及漏電保護器設置。
施工環境:線路不應敷設在易受機械損傷、有腐蝕性介質排放、潮濕以及有強磁場和強靜電場干擾的區域。必要時應采取相應保護或屏蔽措施。
施工記錄:每日記錄施工進度,并根據計劃的完成情況及時調整計劃,確保按工期要求交付工程。
五、驗收與測試
現場認證測試:施工完成后進行現場認證測試,制作測試報告,并打印IP地址表、路由表、配置表等文檔。
驗收:在上述各環節中所建立和完善的文檔作為驗收資料的一部分交客戶保存。同時,公司也要留存副本作為客戶資料以備售后服務用。
綜上所述,水電安裝規范對弱電系統施工工藝的要求涵蓋了施工前準備、布線規范、設備安裝與調試、施工注意事項以及驗收與測試等多個方面。這些要求旨在確保弱電系統的施工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和使用功能。